弄清查询| nqcx.com 首页|简繁体转换器|在线组词|新华字典|汉语词典
弄清查询 > 拼音转换器 > 邙山陵墓群的拼音及读音

邙山陵墓群的拼音及读音

邙山陵墓群的读音:máng shān líng mù qún

邙山陵墓群的拼音:mang、shan、ling、mu、qun

邙山陵墓群的简拼:MSLMQ

邙山陵墓群的首字母:M

邙山陵墓群的首字拼音:mang

分字拼音:墓的拼音 山的拼音 群的拼音 邙的拼音 陵的拼音

词语意思

邙山陵墓群,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境内,邙山陵墓群面积为756平方公里,有大型的封土墓970多座,古墓葬有数十万之多。陵墓群中包括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是中国埋葬帝王最多的地方。详细解释 邙山陵墓群 - 概述 邙山陵墓群,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境内邙山上,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十几个帝王的陵墓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总数在千座以上,为东汉(公元25年-220年)至三国(公元220年-280年)时期的古墓。邙山陵墓群是中国面积较大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东方金字塔”之称,“邙山陵墓群”2001 年6 月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邙山陵墓群 - 地理位置 其所在地河南洛阳是中国久负盛名的古代都城,前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建都时间长达千余年,周围分布着大量的古代陵墓和陪葬墓群。 邙山陵墓群位于洛阳市的北部、东部和东北部。地跨洛阳市所属的西工区、老城区、涧西区、瀍河区、洛龙区、偃师市、孟津县七个区县。所在区域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20公里。这里属于低山丘陵地带,海拔高度120米-340米。地势起伏平缓,高亢空旷。黄土土层深厚,粘结性好,坚固致密,适于营建墓茔。至迟从东周时期开始,邙山便成为人们理想的安息之地,此后的两千多年逐渐形成了崇尚归葬的习俗。久而久之形成了冢台林立,松柏郁郁,墓碑高耸,石刻成群的景象。 邙山陵墓群 - 分布情况 陵墓群占地面积756平方公里,文物保护区内的人口约20万。陵墓群年代从东周到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一直延续到五代的后唐。大致呈东西向长条形分布。 [2]可分为四个陵区。另外不少名人墓死葬。 东汉陵区 东汉定都洛阳,历11帝,有10帝葬于洛阳,5帝葬于邙山,分别是光武帝的原陵、安帝的恭陵、顺帝的宪陵、冲帝的怀陵、灵帝的文陵。原陵坐落在邙山之北的黄河滩上,位于今孟津县铁谢村西南。此陵内的帝王选陵,不是背山而河,而是枕河蹬山,为全国独一无二。 恭陵、宪陵、怀陵、文陵皆在邙山以南。在今孟津三十里铺村一带,有恭陵、宪陵、怀陵三陵排列,各立一通石碑,为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所立,分别书“大汉冢”、“二汉冢”、&ldq

网络释义

邙山陵墓群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号称“东方金字塔”;也是中国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被誉为“中国帝王谷”。邙山陵墓群汇集着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古代墓葬数十万个,传言“无卧牛之地”。这里是历代帝王贵胄、显赫人物趋之若鹜的葬地,自东周迄五代有40多个帝王埋骨在此,葬在此的达官贵人多达千余名。现已探明的帝陵包括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2001年6月25日,邙山陵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热门查询 弄清查询为您提供汉字转拼音,拼音在线转换,汉字与拼音互转,汉字拼音读音互转查询

友情链接:姓名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