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查询| nqcx.com 首页|简繁体转换器|在线组词|新华字典|汉语词典
弄清查询 > 拼音转换器 > 飑线的拼音及读音

飑线的拼音及读音

飑线的读音:biāo xiàn

飑线的拼音:biao、xian

飑线的简拼:BX

飑线的首字母:B

飑线的首字拼音:biao

分字拼音:线的拼音 飑的拼音

词语意思

飑线 (biāoxiàn) squall line 概念 是一种天气现象。发生时,通常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过程,能量大,破坏力强,并且预报难度大。详细解释 基本描述 1.含义:有许多雷暴单体(其中包括若干超级单体)侧向排列而形成的强对流云带。 2.水平尺度:长约几十至几百公里,宽约几十公里至二百公里。 3.生命史:几小时至十几小时。 4.天气现象:大风、冰雹、龙卷。 具体解释 排列成带状的雷暴群。一种范围较小、生命史较短、气压和风的不连续线。其宽度由不及一千米至几千米,最宽至几十千米,长度一般由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维持时间由几小时至十几小时。飑线出现非常突然。飑线过境时,风向突变,气压涌升、气温急降,同时,狂风、雨雹交加,能造成严重的灾害。北半球温带地区,飑线前多偏南风,线后转偏西或偏北风,飑线后的风速一般为每秒十几米,强时可超过40米/秒。飑线前天气较好,降水区多在飑线后。飑线两侧温差可达10℃以上。 飑线多出现在高空槽后和冷涡的南或西南方;有时出现在高空槽前、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的低空西南暖湿气流里;少数飑线产生于台风前部的倒槽或东风波里。从相应的地面形势看,大部分飑线与锋面活动有关,主要发生在地面冷锋前100~500千米的暖区内。 飑线产生于强烈不稳定的气流中,与高空急流也有一定的联系,多发生于急流区或风的铅直切变较大的区域。 飑线产生的条件 具有不同特征的两个气团相互碰撞是飑线产生的必要条件。最常见的情况是冷气团碰撞,但也有的时候是干空气与湿空气碰撞。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高空中都会有风切变。相邻的两股风方向和速度都不同时,就会产生风切变。他可以是上升的空气离开云顶。 飑线灾害资料 2009年6月3日傍晚,一场罕见的强飑线天气袭击了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造成了22人死亡,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十几亿元。河南省商丘市发生强对流天气,导致22人死亡,多为树木房屋倒塌压砸所致,这是一种名为“飑线”的天气现象。该天气现象发生时,通常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过程,能量大,破坏力强,并且预报难度大。 2009年6月7日晚10:30左右 安徽省合肥市发生强对流天气,10分钟降水超过5CM 伴随雷暴,风速达到18m/s 最高已经超过25m/s 2009年6月14日晚至21时27分,14日下午安徽省宿州市雷雨大风共造成7人死亡(其中

网络释义

飑线,也称不稳定线或气压涌升线。中尺度天气之一。是一种范围较小、生命史较短的气压和风的不连续线。在气象上, 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它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风力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天气现象。从天气雷达图上看,飑线就像糖葫芦一样,穿起一串 雷暴或积雨云。在飑线附近,除了风、气压、气温的猛烈变化外,通常还可能伴有雷电,暴雨、冰雹和龙卷风等剧烈的天气过程。飑线多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冷锋前 的暖区中,台风前缘也常有飑线出现, 以3~9月居多。发生之前多属晴热天气,气温较高,风力微弱,风向杂乱,空气湿度大,天气闷热,具备雷雨条件,且多发生在下午至晚上。综合说来...

热门查询 弄清查询为您提供汉字转拼音,拼音在线转换,汉字与拼音互转,汉字拼音读音互转查询

友情链接:姓名测试